《角斗士》:永远的马克西莫斯,悲剧之路上成就的悲剧英雄
20世纪末,在史诗巨片开始落寞的时代,导演雷德利 ·斯科特反其道而行斥巨资打造恢了场景恢弘的《角斗士》。
他将古典英雄主义和戏剧表演形式相结合,呈现出一部气势磅礴的悲剧英雄的佳作。
这部预算超过1亿的史诗级影片,上映后就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视觉特效、最佳男主角等五项大奖。
该片把我们带到古罗马神秘遥远的年代。
康茂德弑父篡位并下令对将军马克西莫斯“斩草除根”,这些变故迫使马克西莫斯从此走上一条通往毁灭的悲剧之路。
从受人景仰的将军到跌落神坛沦的奴隶,马克西莫斯在痛苦中觉醒又在迷惘中自我拯救。直至最后打开内心牢笼,以英雄式的自我献身,贯彻内心守护罗马的信念。
这条原本条通往毁灭的悲剧之路却最终成就了马克西莫斯悲剧英雄的形象。
因为他不仅战胜了痛苦,并且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西方哲学家舍勒曾阐述的悲剧英雄本质:使他毁灭的不幸属于必须与之斗争的不幸,而他亦确实与使他毁灭的不幸进行了斗争。
《角斗士》通过描述了马克西莫斯所经历的内心冲突和大环境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揭示了他所遭遇不幸的原因,以及他在不幸中觉醒起来的英雄之光。让马克西莫斯的悲剧英雄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入人心。
位高权重的将军和解甲归田的丈夫,马克西莫斯二元对立身份下开启的悲剧之路:
电影《角斗士》取材于罗马时期的恺撒大帝和大将军马克西莫斯的历史事迹。
电影一开篇导演就把我们拉入了一长规模宏大的战争,两军对峙,将军马克西莫斯展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卓越的领导力。
在战场上他一呼百应,为罗马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
不远处恺撒骑在马背上,神情复杂的看着马克西莫斯,那眼神里有欣赏,有爱护,还有把帝国托付给他的决心。
战争结束后恺撒问他 “怎样奖赏罗马最伟大的人? ”
他只有一句简单的回答: “让我回家 ”。
马克西莫斯清楚的记得离家的264天,而他每一次上战场厮杀前,都会抓脚下的土地。
土地是他的根,是他力量的源泉。
对他来讲守护脚下这片土地,就是守护他所爱的家,守护他所爱的罗马。而这片土地也会庇佑他与家人团聚。
战场上马克西莫斯是骁勇善战的勇士,他为罗马而战为恺撒而战;
战场下马克西莫斯是思乡恋土的农人 ,他对妻子满怀柔情,也对儿子饱含思念。
然而,这样二元对立的身份却使马克西莫斯这个角色在面对选择时充满了纠结和自我束缚。
当恺撒表达了想把王位传给他而非自己的儿子康茂德时,马克西莫斯回答他:我非常不愿意。
他不愿意背负恺撒实现罗马共和的愿望,这份荣耀和责任对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来说实在太过沉重。
恺撒尝试说服他:“罗马太脆弱了,我不知道它能不能度过寒冬,我要你在我死后成为罗马的保护者,我将只授权给你,把罗马的权力还给罗马人民。”
马克西莫斯犹豫了。
作为罗马的守护者,凯撒忠实的仆人,他有应该承担的责任,他爱这片土地,希望和平和自由之光永远照耀着罗马。
最终,马克西莫斯表示考虑一下,可惜没等到他答复恺撒,康茂就弑父篡位了。
马克西莫斯的犹豫就是他悲剧之路的源头。
《诗学》是古希腊最早予以悲剧明确定义的理论著,作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遭遇悲剧主要是由于主人公犯了某种过错,而不是命运操控着他的一切。
影片《角斗士》中马克西莫斯二元对立的身份,使他陷入了自我束缚和纠结,正是他的犹豫给了康茂德弑父的时间,导致了自己悲剧的开始。
康茂德夺权后,因为忌惮马克西莫斯在军中的声誉和兵权,要求马克西莫斯向自己效忠。
在处于劣势情况下,愤怒的马克西莫斯的把矛头指向康茂德,对恺撒的死提出质疑。
地位受到威胁,康茂德的立刻下令诛杀马克西莫斯全家。
自此,马克西莫斯彻底推开了自己悲剧的大门。
作为将军马克西莫斯因为犹豫,失去了自己最敬重的恺撒,也让罗马在康茂德的统治下面临岌岌可危的命运;
作为父亲和丈夫,马克西莫斯又因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将家人和自己置于他人刀口之下。
二元对立的身份束缚了他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让他在自我压抑中被动的走上一条悲剧之路。
罗马—梦中的理想国,现实的修罗场,马克西莫斯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中觉醒的英雄之光:
失去家园的马克西莫斯,在被卖到祖卡巴的路上醒了过来,走上悲剧之路的他至此沦为失去自由的奴隶。
然而,也是因为如此他看见了一个真正的罗马,一个他为之战斗却从未真正抵达过的地方。
影片的一开头恺撒曾问过马克西莫斯:“什么是罗马?”
马克西莫斯说,我见过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那里都很残忍,野蛮,黑暗。但罗马是光明所在。
恺撒回答他“然而你并没有到过罗马,你没有见过罗马已经变成什么样了。”
沦为奴隶的马克西莫斯成为了一名角斗士,他被迫走上斗兽场,在斗兽场上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罗马。
上场前 奴隶主Cicero做战前动员,他说:“把刀插进对方的血肉,观众们会为你鼓掌,敬爱你。”
此时外面喧嚣沸腾,民众们正兴奋的喊着“Kill!Kill!Kill!”
那个马克西莫斯曾经认为是光明所在的罗马,在现实里充斥着残忍、野蛮和杀戮。
而他作为一名角斗士只能站在黑暗之处透过门板的缝隙窥视光明。等待他的是一场即将来临的你死我活的屠杀。
梦中的罗马正如恺撒所说太脆弱了,它是马克西莫斯为之奋斗却从没有抵达过的理想国。
斗兽场犹如修罗场,不断有人倒下,有人被残忍杀死,满场尸体。观众却因此异常兴奋,他们欢呼、呐喊,因为鲜血而感到满足。
这一次,获得胜利的马克西莫斯迷惘了。难道这样的罗马就是他为之奋斗的光明之处?
更讽刺的是,此时电影镜头一转,灰色色调之中,罗马人民正站在象征着民主刻有“SPQR”的雕塑上,俯视康茂德新皇回归。
“SPQR”的意思是“元老院与罗马公民”,它象征着罗马的民主与公平,现在登基的康茂正准备将“SPQR”从罗马永远的抹去。他要成为罗马唯一的国王。
原本恺撒早已停止了角斗场的杀戮,而康茂德为了转移民众视线,给自己立威,竟以纪念父亲的名义再次大肆修建斗兽场,展开了长达150天的竞技狂欢。
在这样社会风气的带动下,远在祖卡巴骁勇善战的马克西莫斯成为了当地最受追捧的角斗士。
他在全场的欢呼中上场,以一敌十搏杀对手,每一次的血光四溅都换来了民众兴奋的呼声,在这里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也没有和平和光明。
曾经战场上英勇杀敌却无人知晓的将军,如今因在搏斗中残杀对手而荣耀加身。
马克西莫斯对这样的罗马感到愤怒,在杀死所有的对手后的马克西莫斯将刀掷向VIP席位,他向欢呼的人群发出来自灵魂的呐喊:“你们没体会到乐趣吗?你们不就是为此而来的吗!”
西方的古典文化中,人一般从内外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从外部被感知世人对自己的生存印象以及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从内部认识自己的精神存在和自己的人格方向。
当马克西莫斯心中理想的罗马崩塌时,他二元对立的身份开始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下达到了统一,内在英雄之光开始觉醒。
面对腐败、又脆弱的的罗马,失去一切的马克西莫斯挣脱了内心的束缚,重新定义了自己生存和战斗的意义。
Cicero提出参加百日竞技时,马克西姆没有任何犹豫。
这一次他决定直面康茂德,用另一种身份,在另一个战场再一次为守护罗马和恺撒的愿望而战,他要结束危及罗马命运的腐败,将权力还给人民。
他说:“我会赢得观众的心,我会让他们看到前所未见的表演。”
用生命守护梦中的理想国,悲剧之路上成就的悲剧英雄马克西莫斯:
影片《角斗士》中曾五次出现斗兽场中的决斗,每一次罗马民众都因马克西莫斯达到高潮。
每一次高潮之后,民众的意识都因马克西莫斯的选择而发生改变。
返回罗马后,马克西莫斯在“征服迦太基战役”中以弱胜强,声名大噪。
作为皇帝的康茂德虽然想把马克西莫斯杀之而后快,但也不得不顺应民意,万般无奈的竖起了拇指。
而后的竞技更是不受康茂德的控制,马克西莫斯的名字迅速传遍整个罗马。
在斗兽场中马克西莫斯击败全无败绩的底格里斯,全场民众兴奋的呐喊着“Kill!Kill!”,康茂德也顺应着民众的呼声拇指向下,可是马克西莫斯却在最后扔掉了了刀,选择让对手活了下来。
仁慈的马克西莫斯!
一向因为鲜血而兴奋的罗马的民众竟然为马克西莫斯放过对手的选择高呼。
作为将军的马克西姆曾是军队中的完美领袖,凯撒心中的接班人。如今在罗马的斗兽场上,他再一次的用勇敢和胜利掳获了罗马民众的心。
五场斗兽场上的竞技是量的累积,也是民众情绪的积累。
从嗜血的狂欢到对英雄的敬畏,每一次罗马民的心都被马克西莫斯所牵动。
马克西莫斯做到了他所说的:“我会赢得观众的心,我会让他们看到前所未见的表演。”
靠弑父上位康茂德,本来是想用这150天的大型竞技活动转移罗马人民的视线,让人们忘记他登基的不光彩,感谢他为罗马城带来的狂欢盛典。
然而,斗兽场却成了马克西莫斯最完美的舞台,民众为马克西莫斯的勇敢和仁慈欢呼。他成为罗马人民心中的英雄。
为了在自己的子民前树立威信,康茂德不得不以皇帝的身份选择在斗兽场与马克西莫斯决斗。
为了确保能胜利,康茂德手段卑劣,在上场前就将了马克西莫斯刺成重伤,决斗处于下风时康茂德更是使出暗器。
马克西莫斯守护罗马的信念让他始终坚持,他忍受着伤痛奋力一搏,最终杀死了康茂德。
影片在这里达到高潮。马克西莫斯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斗兽场,时间戛然而止。
安静下来的斗兽场, 马克西莫斯说了他内心的声音———罗马曾经是个美梦,它应该成真。
将权利还给人民,实现元老院民主共和制度,这是恺撒最后的愿望也是马克西莫斯为之战斗想要实现的美梦。
在残酷的斗兽场,面对那个残忍、野蛮、黑暗的罗马,马克西莫斯的肉体逐渐走向毁灭,而精神的堡垒却日渐坚固,他用勇敢和坚毅守护住了梦中的罗马。
他以悲剧英雄式的“有价值的毁灭”走向命运的终点,结束了康茂德的黑暗统治,将权力重新还给罗马人民。
结语:
罗马的战争结束了,随着英雄的谢幕斗兽场也逐渐归于沉寂。
影片的结尾,结束自己使命的马克西莫斯灵魂划过罗马这片广阔的土地回家了。最后一次他没有任何犹豫和纠结。
周殿富《第七崇拜-人类的生存悲剧与悲剧英雄》一书中阐述了悲剧英雄最容易引崇拜,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第七崇拜”。悲剧人物与英雄人物中的一个最高价值层面。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悲剧英雄不但战胜了痛苦,且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角斗士》中马克西莫斯失去了家人、朋友,乃至自己的生命,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下,他突破内心束缚实现了二元对立身份的统一,用自己的方式贯彻着守护罗马的信念。
在他人格的感召下,这段悲剧之路中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使他完成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最终于悲剧之路上闪耀出英雄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