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解析与点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像!
济南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16日总攻到9月26日王耀武被俘虏)是为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10月1日,切断北宁路,孤立了锦州,进入相持阶段)的胜利创造了机会和有利条件。
因为有攻打四平的失败,林彪仍在犹豫中,而济南战役的胜利促使林彪下定决心去解放锦州(1948年10月14日发起总攻),此时决定辽沈战役的重要人物卫立煌由于内心的动摇,执笔写下致中国共产党的电报,主要内容是:我意尽快结束内战,决心站在人民一边,与“有关方面”合作,鉴于当前环境险恶,希望绝对保守秘密。故在沈阳卫立煌按兵不动,暗助解放军解放锦州。后国民党将领曾泽生率领60军3个师起义,促使郑国洞投诚,和平解放长春。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国军不利,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从下半年开始,国军开始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造成解放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
一个月后,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1948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提出了要下决心攻克济南等大城市,以便进而夺取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我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攻济打援”的指示,以7个纵队组成攻城集团,8个纵队组成打援集团,于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至24日全歼守敌(内有一个军起义)。济南的解放,对于以后进行的三大战役乃至整个战略决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时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第一,使敌人的重点防御开始崩溃。蒋介石因“重点防御”计划遭到沉重打击而表现极大的恐慌。
第二,通过济南战役,摸清了敌人对大城市的设防情况,证明了人民解放军已具有强大的攻坚能力。经毛泽东同志修改的新华社社论《庆祝济南解放》中说:攻克济南“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第三,在歼灭敌重兵集团方面,取得了以军事打击为主和争取敌人起义或投降相结合的经验。攻打济南的华东野战军,争取了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起义和马鞍山、千佛山之敌投降;
而王耀武妄图顽抗则被我活捉。济南战役瓦解敌军的经验,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不仅得到很好的运用,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第四,济南战役,提出并解决了与敌人大兵团决战的一个原则问题,即“攻济打援”,在一个战略方向上,集中主力攻歼敌某一集团时,必须以一部兵力攻坚,以更多的兵力阻援或打援;
在作战目的上,首先是攻城(或歼某一集团),其次是歼援敌一部或击退援敌,以保障攻城。
第五,济南的解放,增强了夺取辽沈战役全胜的信心。
由于林彪不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发起辽沈战役半个月后,在“夺取锦州”问题上仍然动摇不定。在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督促下,以及济南大捷的鼓舞下,林彪终于定下攻锦的决心。东北野战军于1948年10月14日攻克了锦州,随之取得解放长春、全歼敌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和营口的伟大胜利。
接着,东北野战军主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提前入关,协同华北军区发起了平津战役。
第六,济南战役是为发起淮海战役作准备。从当时情况看,不先攻克济南是不能发起淮海战役的,因为在兵力上敌优我劣,华东我军主力不能全部集中南下作战。同时,由于津浦、胶济两铁路不能完全为我所用,人民支援我军作战也极不方便。而打下济南,正如朱德同志所指出的:“对我们很有利,可以利用它原有的工业基础进行生产。山东交通也很便利,有铁路、运河,对今后支援大兵团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大后方。同时我们可以腾出十万余人,再加上补充几万俘虏,足以对付南面的敌人。”这就是说,华东我军主力可以毫无顾忌地投入中原战场作战了。
淮海战役更是围点打援战术运用到了极限
总得来说就是敌人突破不了阻击圈,打不动走不了,支援变成阵地消耗,变成被包围,于是包围了黄伯韬吸引了黄维,包围了黄维吸引了邱清泉,包围了邱清泉吸引了杜律明,一长串敌人,最后战场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的是敌人的军队没有后勤,全靠飞机空投,吃光了粮食打光了弹药,接着就是束手就擒。淮海战役的胜利完全就是拖垮了敌人的士气!
面对辽沈战役和济南战役的失败,蒋介石不甘心,决心与解放军在徐蚌战场决一胜负,为此蒋介石急调南面的兵力自驻马店出发北上增援淮海国军,不料白崇禧却死活不肯去徐州指挥。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趁辽沈战役结束,蒋介石还没有缓过气来的时候急速发起淮海战役,刘陈邓和粟裕张震同时制定好了详尽的淮海战役计划。
于此同时,徐州“剿总”内部却对是否能够战胜华东中原两路解放军的进攻各怀意见。为此,蒋介石特派顾祝同到徐州制定了会战部署情况,确立了处在徐州两侧的国军部队回防徐州,还把44军和100军划归黄百韬指挥。命令黄百韬放弃海州和连云港,急速经曹八集回防徐州。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向着黄百韬兵团扑了过去,由于第三绥靖区何基沣和张克侠起义,粟裕的大军很快到达了黄百韬面前。加之黄百韬撤退的时候因为照顾刘峙的利益耽搁了两天,到达运河时又没有架设浮桥,致使10万人马在运河东岸徘徊不前。粟裕和黄百韬两方为了争夺曹八集开始血战,最后黄百韬在损失三个师后被粟裕的六个纵队围在以碾庄为中心的狭小地域。
于此同时,南线中原野战军在刘伯承和陈邓合兵一处后,决定在孙元良兵团已经从宿县开拔而黄维兵团尚没有赶到的时机,快速抢占宿县以抵御自南线增援来的黄维、刘汝明和李延年三个兵团对于徐东战场的压力。11月15日,宿县攻克。抢占宿县,意味着南线的国民党军已经完全被人民解放军孤立。
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于淮海战场的情况第一时间都没有做好准备,毛泽东没有想到淮海战局超出了自己原来的设想,蒋介石没有想到徐州的反应速度太慢,致使国民党军被动。
为此蒋介石急调在葫芦岛的杜聿明回徐州赴任,杜聿明在徐州国军司令部内提出先集中兵力首先歼灭中原野战军,而后回师同黄百韬一道消灭粟裕,但是胆小的刘峙却以太过冒险的理由否决了杜聿明的方案。杜聿明无奈,只得派出邱清泉李弥增援黄百韬。
蒋介石在南京国防部总动员会上决定以徐州战场的兵力加上增援的黄维、李延年和刘汝明三个兵团共80万人同解放军决一死战,同时毛泽东也在常委会上决定集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全部兵力60万人同国军在南线决战,淮海战役的规模从局部战役最终发展成了主力决战。
邱清泉和李弥在徐东战场进展缓慢,华东野战军为了在歼灭黄百韬后快速合围邱李,打援的部队全线后撤,但狡猾的邱清泉并没有上当。包围圈里的黄百韬对骗勋章的邱清泉大失所望,只好依托千里之外的黄维来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