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拉开帷幕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昨日在河南郑州拉开帷幕。民族运动会已成为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盛宴和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传承发展的重要舞台。
本届民族运动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行,全国各民族同胞同场竞技,既展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风貌,更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力量。
早在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在天津举办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后被确认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05年,国务院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成为国家法定活动,每四年举行一次。
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将持续举办9天,运动员将在17个竞赛项目中展开争夺。
花炮
花炮也叫“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相传为诸葛亮当年南征时所创。因为抢花炮的比赛过程类似大洋彼岸的橄榄球运动,所以这项活动也被称为“中国式橄榄球”。
成为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后,花炮比赛进行了很多改进。在规则上融合了足球、篮球、橄榄球的很多理念和规则,更具时代感,同时在时间、地域和道具上也进行了限制,保证比赛的安全性。
珍珠球
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是满族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由满族先祖采珍珠的劳动演变而来。在1991年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珍珠球运动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温婉,相反其实是异常激烈的。珍珠球在水区的运动与篮球、手球运动有一定的共性,而在封锁区持拍防守队员又具有足球守门员和排球拦网队员的特点。
木球
木球是回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源于宁夏乡村,在清初流传于民间,至今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因为木球运动具有极强的竞争性与趣味性,且便于推广普及,在1991年的广西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木球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比赛时,每队上场5人,手握击球板,运用传、接、运、抢和击球射门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得分,并用抢断球等防守技术,阻止对方得分。比赛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
蹴球
你可能在古装片中看到过“古代的足球”蹴鞠,但是,你知道什么是蹴球吗?其实,蹴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是我国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
蹴球比赛在一块十米见方的平整土地上进行,参赛者脚跟着地,脚掌触球,击中对方球或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即算得分。因为蹴球的竞赛规则类似台球,所以蹴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
毽球
毽球从中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在花毽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
我国民间踢毽起源于汉代,盛于六朝、隋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民间的踢毽活动更为普遍,河北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
独竹漂
独竹漂发源于赤水流域,是黔北独特的一项民间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1935年,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四渡赤水时,因为沿河的船被国民党炸毁,部队无法渡江,在危急关头,红军发动当地的群众,利用古老的“独竹漂”的方式侦查敌情,并且以独竹为舟顺利的渡过赤水,成功突围,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对于长征的胜利有重要的意义。
参赛者需要站在一根楠竹上,以小竹竿当桨,在水上划行,被誉为“中华一绝”。独竹漂对参赛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平衡协调能力,同时对力量、耐力、技巧等也有很高的要求。
龙舟
龙舟是一项在民间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集诸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龙舟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尽管各地赛龙舟的日期不同、纪念对象各异,但无论哪里,都会在赛龙舟时将舟船装扮成龙型,以锣鼓、呐喊助阵,并逐渐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中国龙舟运动精神。
秋千
秋千于1986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唯一一项只限女子参加的比赛。
比赛分为高度和触铃两项,高度比赛是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在规定的高度和时间内,以运动员触铃的次数计算成绩。
射弩
射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使用者以苗族居多。民族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叫做土弩,是用木头和竹竿手工制作而成的,随着射弩运动的发展,射弩比赛中逐渐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弩,也就是现在的民族标准弩。
以前由于比赛规则滞后,民族弩和标准弩的选手混在一起比赛,为了使比赛更加公平,到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开始将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分为两个组,分别竞赛。
陀螺
陀螺在我国可追溯到约公元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风岭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因此陀螺又有“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之称。
民族运动会上的陀螺比赛在平整无碍的地面上进行,由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抛掷自己的陀螺击打守方的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分。
押加
说到拔河,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押加,押加其实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在藏族地区最为流行,因此也叫做“藏式拔河”。
因为押加比赛的规则、设备较为简单,较好实现,加之又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使得这项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易于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也叫“骑竹马”,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也是京族用来在海边涉水捞虾捞鱼的工具。
与普通的田径跑步不同的是,田径跑步是伸右手,出左脚,而高脚竞速是一根竹竿上面绑了脚蹬,不仅运动员的脚要踩在脚蹬上,而且在跑步过程中手也要握住竹竿,是顺步跑,再加上竹竿比较细,接触点比较小,因此这项运动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有较高的要求。
板鞋竞速
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是一项集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健身娱乐活动。
2007年,三人板鞋运动正式成为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并根据比赛的特点定名为板鞋竞速。参赛者需要齐心协力和默契配合。
民族武术
武术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被视为中华文化之精粹,又称国粹。少数民族武术的比赛项目包括拳术、器械、对练三种,根据比赛人数和性别,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男子组和女子组进行比赛。
1991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武术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在历届民族运动会上,武术项目是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竞赛项目之一。
民族式摔跤
摔跤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摔跤的雏形——角力。自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摔跤就成为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民族式摔跤包括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跤(满族、回族式摔跤)以及希日木(朝鲜族摔跤)六个跤种。
民族马术
“马术”也叫做“骑术”,在中国古代又称为“御”,为六艺之一。中国最早发明骑术的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
在1986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马术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包括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等项目。按照比赛规定,比赛用马必须是在中国出生的非英纯血马和非阿拉伯马。
民族健身操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并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新增加了民族健身操。本届民族运动会共有20多个代表队参加民族健身操项目的比赛。
整套民族健身操时长3分30秒,共有56个八拍,寓意为56个民族。民族健身操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融合了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土家族、藏族等20多个民族的舞蹈元素,每一个动作都具有着民族的风格和韵味,将健身操的韧性与民族舞蹈进行了完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