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理:教学,要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宗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硕士,荣获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玄武区数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从教二十年,曾荣获江苏省赛课一等奖,多篇论文、案例在省级刊物中刊物发表。
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令大多数老师苦恼的一件事是:能把学生教好,但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原因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总是缺乏耐心。一遍讲完,不会,没关系,再讲一遍;第二遍讲完,还不会,额头上开始渗汗了,开始讲第三遍;第三遍讲完,仍不会,基本上就开始爆发了#¥&……
经常抱怨的一句话是:我的学生讲一遍就会了,你怎么讲三遍还不会呢?
其实,我们在辅导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时,也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请你想一下,当你说到“我的学生讲一遍就会了”的时候,你头脑中出现的“学生”是一个“学生群体”,还是具体的某个“学生个体”?
我相信大多数出现的是模糊的“学生群体”,这可能是没有教“好”自己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每个人对“好”的标准不一)。
作为老师,我们具有——教育整体学生的能力,缺乏——面对个体学生的能力。
2019年初的上海考察学习之行,陈洪杰老师在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对“以人为本”的反思——“课堂上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找到了上述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已渗透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备课时,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预设着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我们尽量展示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来体现尊重不同的学生;评价时,我们关注过程性评价。
试问:“以学生为本”,你在备课时是否具体到了哪一个学生?你是否预设过:小A会怎么想?小B又会怎么学?小C会遇到什么困难?……课堂上,你是否跟踪过:小D用的什么方法来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小E什么时候换了别人的方法?小F到底会了没有……这些就是陈洪杰老师说的“树木”——学生个体。
我们眼中已经有了学生,但我们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森林”。在课堂上我们既要见森林又见树木,那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其实,我们已渐渐开始关注个体,不然,我们怎么会那么热衷于“先学后教”、“数学创意课堂”,我们是想听到不同学生的真实想法,真正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尊重学生的学习。
孩子,你慢慢来
“三”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就是“多”的意思,如:举一反三、事不过三。当我们讲了三遍还不会时,我们认为讲了太多遍了,我们就会失去耐心。
孩子是有差异的,多数孩子讲三遍就会的,但这个孩子可能要讲四遍才会,那就再讲一遍,如果不会那就期待第五遍、第六遍……
我们班的朱玉恒,发言特别积极,刚开始认识加减法时,3+2的计算过程说地非常流畅: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没想到在独立写算式得数时,伸出了手指,扳着手指算,班上还有两三个小朋友也在扳手指。没有制止他们:看来虽然会表达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计算,但这不是他们真正的思维,他们的思维水平更倾向于具体的动作思维,等扳到一定时间,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就能摆脱扳手指了。
一直到10的加减法学完,只剩朱玉恒还时不时会扳手指。接着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他又开始全部扳着手指计算了,有时也会暗示他扳手指太麻烦了用“凑十法”来得快,但他依然坚持。直到计算7、6加几后,连续几天发现他不扳手指了,课后问他怎么不扳手指了,说他高兴地说:“我在扳手指的时候发现了好算的方法了。”“什么好方法?”“你看,如果8+4,就是4-2,就是12。”……
其实这个方法在课堂上早有孩子说过,但是对于朱玉恒这个个体来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成百次的操作,真正才成为他自己的方法。
孩子,你的办法真好
对于刚入学没多久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想在两三个星期内熟练记住10以内数的分与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胥安迪小朋友想数的分与合就非常慢,有一天课间,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小东西,“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分与合的工具,移动这个方框就能出现这个数的所有的分与合。”“呀,真的很棒呀!这是小发明小创造呀!”“这样,我就可以练习数的分与合了”。
前不久,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用口算卡片整理出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之后,仇若汐小朋友也从口袋里面掏出个小纸片给我,打开一看她自己画了一个彩色的进步加法表,并且用透明胶带把纸“封塑”了,“你做这个干什么呀?”“我喜欢这个楼梯表,而且要口算比赛了,我想放口袋里面,经常拿出来练练。”“你的方法真好,你这是设计了一本口袋书呀!”好多小朋友多围过来看“口袋书”,第二天也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自己画的“口袋书”。
学习是人的本能,孩子的学习欲望更强。相同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孩子难易程度不同,有的内容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轻而易举,而对于另一个孩子来说需要下一番功夫,只要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都是好的,也是最有动力的。
孩子,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让孩子把想法记录下来,这是我们设计学习任务单的主要目的,从而了解学生的不同思路,既掌握孩子共性情况又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
你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吗?直接让孩子们独立写算式。
上图截了四个孩子的练习情况,代表了四个不同层次:有的孩子只能写一道,有的孩子写得多一些,还有的孩子能按一定的顺序全部写出来,更有个别孩子还注意到了排版美观,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全面性。
像这样,刚入学没多久的孩子就有如此大的差异,你说我们课堂能不见“树木”吗?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关注个体,开始积累“以个体学生为本”的经验,真正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教育学生、教育孩子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