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六大战术手套,中国有两款登榜,但我军战士却都不常用
世界六大战术手套,中国排名第一,作战效果堪称一绝,为何我军战士根本不爱用?
第六名,美国“第一战术”军用手套
“第一战术”手套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教官们的首选军用手套。这款手套不仅拥有加厚的保护层,而且根据人体骨骼结构设计出了更贴合手掌的流线型套身,提升了手套的耐用性和舒适性,适合在各类场景中切换使用。
第五名,:波兰“赫利肯”手套
来自波兰的“赫利肯”,在整个战术手套圈里一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一款产品,但是在冷战期间,它背后的公司还是一个无名小卒。
那时候波兰还是华约的一员,国内所有军事装备买卖都被明令禁止,而“赫利肯”则以卖露营装备起家。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各国之间的军售通道被打开,“赫利肯”也开始进军军武制造和出口行业。
为了符合军队的要求,“赫利肯”公司采用了一款特殊纤维和复合材料来制作手套。和“第一战术”手套相比,它是一款更轻量化,结构也更紧凑的作战手套。
就是这样一款用料实在的手套,售价居然还非常便宜,折合人民币才一百块钱,超高的性价比让波兰军官和士兵们对它都爱不释手。
第四名,美国PIG手套
PIG手套是Patrol Incident Gear的缩写,当然也有人将这款手套翻译成PIG三角洲手套,这是一款非常冷门但手感不错的军用手套。
对于美国大兵而言,他们非常喜欢在战场上佩戴手套。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枪械射击带来的后座力与手掌产生较大的摩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爬山和拉拽钢索时,通过一套耐磨的手套做好防护。
而PIG手套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款手套使用了特殊的面料,让手套在厚实耐磨的同时还非常丝滑,便于操控武器和其他设备,能满足军队在野外作战的需求,因此深得美国的特种部队的喜爱。
不过其特殊的面料可不便宜,这也直接导致一副PIG手套的价格达到了248元人民币,相比起波兰“赫利肯”来说贵了很多。
第三名,波兰“强袭行动”重型手套
“强袭行动”手套是由波兰赫利肯公司生产,并在后来交由越南制造的一款重型军用防护手套。
据了解,这款手套的手掌部分采用了羊皮材质,而羊皮的一大特点就是耐磨耐用保暖。遇到陡峭险峻的山坡时,“强袭行动”手套可以有效保护战士的双手。此外,手套大拇指外侧采用了柔软透气的麂皮绒,可供波兰士兵们擦汗使用。
由于是重型防护手套,因此它在材料价格上相较“赫利肯”也要贵出一百块钱。不过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从性能上看,“强袭行动”明显都更胜一筹。
第二名,中国N20战术手套
N20是我国最新的一款军用手套,同时也是N19的加强版战术型防护手套。
这款产品在手背部分采用了大量皮革和软垫防护,掌心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其防滑效果,能够确保在战士使用枪支和操纵武器时,不会因为手滑而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
在全掌的防护上,它相较于N19做了更深层次的加厚。N19战术手套的厚度为0.5mm,而N20的厚度在N19的基础上直接增加了0.3mm的厚度,耐磨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0.8mm的厚度的耐磨度有多强?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一把匕首向你挥来,你完全可以单手抓住刀片,且手掌不受到受伤。
第一名,中国ZAG-2战术手套
与前几款军用手套不同,ZAG-2战术手套拥有纯黑色的外观,加上极具机械感的设计,颜值直接拉满。在材料上,ZAG-2的手背位置采用了TPR缓冲材料,能对手骨关节起到减震和保护的作用。
跟波兰的“强袭行动”重型手套相同,ZAG-2拇指到腕部采用了麂皮绒,专为战士擦汗设计。在拇指的内侧增加了耐磨层,增加了在握持枪械时的耐磨度。
另外在手背橡胶护垫下还做了加厚处理,在其开口的下方是一层透气网眼,内部含有缓冲垫,能起到减震、防汗、散热的作用。
考虑到作战环境的复杂多变,在手腕的设计上,ZAG-2还特意采用了高弹性吸湿透气潜水布,有非常好的吸水能力。唯一的缺点是,它的不了因为具有立体弹性和高透气性,而被抱怨防寒效果不佳。但总体来说,ZAG-2的使用效果其实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的作战需求。
遗憾的是,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军事演习中,我军战士们为了保证作战能力的最大化,往往不会使用军用战术手套,因为在多数战场上,它不仅不能提供帮助,反而可能影响射击动作。这或许也是我军与美军作战的一大差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