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北京植物园里诗情画意的美
冬天,天寒地冻,牡丹园、芍药园和丁香园里一派死寂,月季园里还有几朵干枯的花立在枝头,傲霜的菊花也不见踪迹,没有鲜花的北京植物园,还有什么可看?
冬季的植物园,有着独特的美。
自东南门入,穿过芦苇丛,沿湖区,走红色健步道。冬日暖阳,远处是心旷神怡的北京蓝,天高地阔;近处是满地落叶,树荫斑驳。
河墙与静眀二湖
河墙烟柳是有名的景致,也是清朝简单的输水系统,乾隆时期修建,已经存在200多年了,自樱桃沟的水源头起,到玉泉山的静眀园。春天时,翠柳婀娜,随风摇摆,如雾似烟,颇有江南风味。
湖区有澄静和澄明二湖,如同两颗明珠,镶嵌在植物园。静水流深,清澈澄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如著书黄叶村
河墙烟柳的牌子立在曹雪芹故居的西门。与“不如著书黄叶村”近在咫尺。
曹雪芹和《红楼梦》是国人永远的话题,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红楼梦、一百个林妹妹。“不如著书黄叶村”的“不如”二字,满满的心酸、不甘与无奈,孤傲、清高与不屑。院内一尊曹雪芹的雕像,清瘦矍铄,仙风道骨,坐在绿竹前,不知是写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怅惘,还是从曹雪芹小道背米归来的小憩,亦或是眺望江南的金陵……
再权高位重,再富丽堂皇,再纸醉金迷,再软玉温香……爱人不在了,都不如著书黄叶村。
抄家也罢,流亡也罢,不过是著书黄叶村,能奈我何?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任康熙叹息、雍正怒极,一部《石头记》,彪炳史册,流传千古!
红楼梦邮局与九九消寒图
后院的芹圃学坊应该是新建的,门口立着张爱玲等著名作家,即使他们也不敢进院里,打扰那位多灾多难的老人。
安静的院落里,竟然是红楼梦邮局,立着绿色的红楼梦邮筒。不由哑然失笑,在去邮局寄信已经成为难得一见场景的电子时代,一切追求速度,网恋比比皆是,又有谁能静下心来,写封信寄到红楼梦邮局?
邮局门口有红楼梦的台历,有“九九消寒图”,消寒图是近年来知性女人很喜欢的雅事。
古代时漫长的冬季非常难熬,在期盼春天的过程中,古人逐渐形成“染梅消寒”的习俗。元人杨允孚《滦京杂咏》记载:佳人在窗间贴一枝头梅花,每天在胭脂上涂抹一圈,81天后,梅花变成了红杏。普通百姓没那么高雅,直接到市场上买一张“九九消寒图”涂抹。通常这张图中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有九片花瓣,每天染一片直到春暖花开。“染梅消寒”让生活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阳光洒在落叶上
走累了,找地坐下。坐在柔软的落叶上,像坐在厚厚的棉被上,晒晒太阳,听听鸟鸣,看看结冰的湖面,望望高远的蓝天。
人静下来,心明了,不与自己较劲。天荒地老,永恒的是天地岁月,人只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过客。冬来了,天冷,加衣,不与老天较劲。
冬天,来植物园,放心,大自然依旧会给你看她最美丽的风景——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