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清宫微雕艺术珍品-雕橄榄核小舟
在雕刻艺术中,有一种形式因其构思奇巧,工艺精湛,造型玲珑别致,令人叹为观止。这种以微小精细见长、极富立体效果的雕刻技法,被称作是微雕。中国的微雕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殷商时期,而在历代传世的微雕作品当中,这件用橄榄核雕刻而成的作品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它有一个很多人都熟悉的名字那就是雕橄榄核小舟。
这是坐落于台北双溪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在这座面积达16公顷的宫殿式建筑里,保存陈列着约70万件文物精品。
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于上世纪40年代由大陆运到此的。这些文物形制各异,品类繁多,堪称国之至宝的文物精品比比皆是。在包罗万象的文物当中有一类器物尽管材质品相各不相同,但却体态小巧,制作精妙,原本用以供皇帝在休闲时观赏把玩。
对于在一定意义上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皇帝来说,这些玲珑有趣的小器物不仅是消磨时间的工具,同时更是莫大的精神慰藉。而在这些珍玩当中,雕橄榄核小舟往往能够吸引到最多的关注。
这枚小周长3.4厘米,宽1.4厘米,高1.6厘米,比一个成年人的大拇指还小。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雕刻的题材取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是苏轼在边关湖北黄州时所作。初冬的一个夜晚,苏轼和友人携酒荡舟于赤壁之下,对月高歌,把酒言欢,尽享人生之快意。在小小的船舱中,苏轼与他的两位好友悠然坐于舱内面前的桌子上,杯盘狼藉。在船舱外还雕有童子、船夫、舵手。人物细如米粒,姿态表情各不相同。在小舟的底部刻着《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细密井然,堪称鬼斧神工。
橄榄核雕自明代中后期兴起,被视为至宝绝技,曾经风行一时。而以苏东坡泛舟赤壁为题材的核舟雕刻也从17世纪开始流行开来。
雕刻核舟的这种橄榄树生长于广东省增城地区,它的果实比一般橄榄要大,学名叫做乌兰,乌兰的果核几百年来被当地的工匠艺人们雕刻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篮人物、动物和船只。
位于北京故宫养心殿南侧的故宫博物院古建筑维修中心在清代它是养心殿造办处专门承接制作皇宫所需的各种器物、日用品和工艺品的地方。两百多年以前的一天,一批来自广东的乌兰核被送到了这里。一位名叫陈祖章的工匠拿起他们仔细看着。
同这些橄榄核一样,陈祖章也来自遥远的广东。在造办处像他这样的工匠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南匠,指的是一些具有特殊工艺技术,由地方上放置送来造办处效力的人员。
公元1737年的这一天,陈组章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个橄榄核,对着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反复观察,显得格外认真而专注。良久后他才拿起刻刀,开始细细雕琢。陈祖章不会想到,这一次被改变的除了橄榄核的形态,还有他自己的命运。这件雕橄榄核小舟在制作完成之后,被很快送到了乾隆手中。
看得出来这位年轻的皇帝非常喜欢这件作品,因为这年年底,乾隆下令把陈祖章的工资提高到每月12两白银,是陈祖章之前月收入的整整四倍,也是当时造办处工匠的最高酬劳。而陈祖章这三个字也将同这位雕橄榄核小舟一起,在历经两百多年之后,仍被人们以赞许的口吻频频提起。
2002年,在台湾民众的一次投票选举中,雕橄榄核小舟被评为台北故宫最受欢迎的十大文物之一。今天,这枚微雕珍品静静的躺在台北故宫的展厅里,仿佛停住在岁月的长河之上,任两岸景物变幻,依然奇巧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