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谈:喜忧参半说手机
手机趣谈
文/谭丰华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笑话,上世纪六十年代镶金牙的人喜欢笑;八十年代戴手表的人喜欢撸袖子。到了九十年代,腰间别着传呼机者,即使天气不热,他们也会脱去上衣,下意识地露出腰间的BP机,当地人称之为“摆阔”,现在称作“卖弄”或者“显摆”。
电子通讯工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从此社会又走进一个新时代。那时,廉价的BP机,小灵通,各种品牌的手机,大哥大相继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同阶层的人群,手中的通讯工具不同,在当时是金钱、地位、权力的象征。那些腰间别着BP机或者小皮夹子里装着手机的,大多是乡村干部或教师;裤带上挂着大哥大,腆着鼓鼓的啤酒肚,大多是被人们称呼“刘总”“朱总”的老板。说到打电话,他们业务多少不得而知,只看到路人越多,他们的电话似乎也越频。有时边扭动方向盘边打,那气势,那作派着实让人羡慕。当时对于普通的乡下人,手机距他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
回忆当年,权衡自己的欲望,如果衣食住行,让我选择什么?我最在意是希望有一部手机。因为我喜爱手机,太羡慕掏出来拨号即打那种状态。上级统一配发的BP机不中用,偶尔“滴滴滴”响起来,不看还好,看了反倒心烦。有了信息要在大街上四处寻找店铺,再拨固定电话回话,真的麻烦人。即使如此,身边不少人像当年上衣口袋别钢笔一样,身边仍有不少人把BP机恰到好处别在裤带上。
一次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培训会议上,时而有BP机声响起,一位副局长撇着嘴奚落说:“别以为你腰上别个传呼机多神气,内蒙古大草原上,每头奶牛脖子上都挂着传呼机……”哈哈哈,礼堂传来一阵笑声。
记得一次我和同事在建设南路闲逛,走进一家二手机店浏览一下。此店专门经营二手机,货柜里子母机、BP机、大哥大等,俩名服务员。见我们俩进店,小姑娘的小嘴比蜜甜,左一声老板,右一声老板,把我喊得不好意思。说起小店的货物她如数家珍。对于她们的热情,让我一时感到无法拒绝,这可能是女人的魅力所在。摸摸干瘪羞涩的衣兜,我这个“老板”还是自感形秽。恍惚了一阵,鬼使神差,我居然花了400多元买了一部二手的大哥大。对于这个状如砖头,又大又重的大哥大,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如何带在身上还是颇费心思。衣兜太小不好装,也像老板那样挂在腰间,自感上不了那个档次,怕别人看到笑掉牙。最后还是放进手提包里较为稳妥。
回到家,大哥大始终放在提包里,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偶尔用一次看看布满数字的机屏再看看红绿键,心里一阵小激动。
在学校里,大哥大始终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生怕别人看到。一次在大街上,包里的大哥大突然响了,我紧走几步躲在墙角上接听。不知何故,自从有了大哥大,一直羞于大大方方地拿出来,接打电话都要避开人群像行窃一般。那几天我一下失去了往日走在大街上的自信和洒脱。
十多天后,我终于鼓起勇气赔了钱,把大哥大退还给店铺。
在BP机、小灵通,兴也匆匆,灭也匆匆的年代。手机也像坐了过山车,颜色形状不断翻新,瞬间一个品牌兴起,一种品牌灭亡。
十多年前,若想购一部诺基亚手机很难。虽然说这种世界顶尖手机质量好,信誉高,但价格不菲,欲购不还价。每逢走近诺基亚专柜,小姑娘那气质,那种傲慢让人望而却步。
上个世纪,谁家有部手机,是个稀罕物。现在则不然,无论男女老幼,从事什么职业,人手一部手机。连老奶奶哄孙子,也是放快手。网络的发达,把世界说成“地球村”,这个比喻十分恰当。
智能手机的普及广泛使用,颠覆了传统生活方式,支付宝、微信红包、淘宝、网购、美团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可以说,一机在手,应有尽有。现在,一大批老年人也不甘落后,智能手机在手,从中找到夕阳无限好的快乐。几年前我加入网络队伍。谈到这几年玩手机体会颇深。过去每逢到火车站一些公共场合,看到大家或站或坐或靠墙,都在划手机,人人都陶醉其中,心中一直纳闷,那个小手机有什么吸引人?。现在自己入了门,一切都明白了。睡前要划,醒来后要划,等车间隙划。见缝插针,写文章,给文友点赞,浏览微信成为生活中一大嗜好。
说到网络的神秘,确实如此。男女之间素昧平生,加上微信后在文字里谈到风花雪月,朦胧中顿觉比现实生活中美好浪漫,于是乎,就下决心“只缘感君一回顾,至今思君朝与暮。花开花落谁垂泪,千年修得同船渡。”虚幻的爱情像一坛陈年老酒,醉了多少人。
网络中也潜伏了一些骗子,伪装成“东郭先生”,男人安了个漂亮女人头像,签了个散发香水味的女人名字,许多人渣、烂仔变成白马王子。无已计数的丑小丫变成白天鹅,国色天香。这也难怪,双方蒙着一层纱,那些美丽的文字像鸦片,侵蚀着一些网虫的灵魂。
据一位朋友说,一名半老徐娘的女人,在微信上和一个老不死的聊得欢,他俩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聊到热血沸腾时,几句海誓山盟,女人竟然丢下自己的老公和孙子,私奔了。
据从有关资料获悉,一个地级市,因网恋而导致离婚的,一天就达几十对。各种直播,黄色网络文学,形形色色的链接,游戏……使无数青少年荒废了学业,也导致多少个家庭走向破裂。有人担心,手机会迷惘一代,垮掉一代。一些网络文章的题目设计得越来越娱乐,越来越下作。我知道这些都是负面的,但是这些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错误,只能说明人们对网络快速发展的不适,缺乏立身的免疫力。
身边有几个退休的老同事,谈到玩智能手机上微信的感受,那张老脸绽着笑,竟然泛红,“哈哈,眼晴看久了累一些,但手机像一个万花筒,真的舍不得丢弃。”
其实,古代的烧狼粪传军情,鸿雁传书,邮差、驿马、驿驴,那些传递信息的手段在当时也算先进的。“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诗句,过了一千多年,读了仍让人产生遐想。现在的网络、微信也是从几千年刀耕火种中发展延袭而来。
手机、微信发展到今天,人们喜忧参半;但我环顾四周,手机还在大家手中。
(邳州图话原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