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红军时期的副军长,建国后却成了农民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表彰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军人,曾经在抗日战争担任过团长、军长等职务的人,基本上都会被提拔,职位上升一个档次。
然而却有这么一位,他曾经是一名副军长,也为抗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建国之后却成了一名普通老百姓,有时甚至都没有钱看病。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就来说说刘世模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辽军区第6、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第1军分区司令员,保安第2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20师师长。参加了新民、公主屯、大虎山等战斗和四平战役。
刘世模从小家境贫寒,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他看到那些不用干活还能过上富足生活的地主,就觉得世道怎么这么不公平,自己年轻也肯卖力气,怎么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呢。
1926年刘世模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南商起义,之后又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入了党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30年7月刘世模在第97团任副排长,9月被提升为排长。10月中旬,红1军在光山城内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中心议题是反对红1军中的不良倾向,改组红1军前委,混合改编红1军。会后,红1军部队进行了整编。在这次整编后,刘世模被提拔为红1军第2师第4团的连长。刘世模随红4团,一天经历两场激烈战斗,斩获颇丰。在红1军的一年里,刘世模逐渐成长,由排长被提升为连长,学会了怎样带兵,怎样指挥打仗,战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他严格遵守纪律,对战士团结友爱,要求严格规范,行军、打仗不掉队,绝不丢掉一个伤病员。
刘世模参加红军之后,因为有谋略,能带兵打仗,也担任过很重要的职位,但刘世模却总是时运不济,每次都能遇到倒霉的事,那么他又有怎样坎坷的经历呢。
刘世模凭借军功,一步一个脚印,当上了红四方面军的副军长。1937年,由红四方面军组成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差点全军覆没,这给红军造成很大的打击,悲痛的同时开始找这次失败的原因。
当时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就成了第一个被批评的对象,刘世模、许世友等人也受牵连被送到抗大二队学习。
刘世模被愤怒的同志说成军阀、土匪,他听了很不甘心,越想越觉得被冤枉还不如一死了之,要强的刘世模选择了用打敌人的手枪朝自己打了一枪,不过这一枪却打偏了,刘世模没死成了重伤,还留下了病根,在医院抢救的时候碰到了住院的许世友,两人就商量逃离这里去打游击。不过还是被发现了,还被军事法庭判了刑。
刘世模服刑完之后,就被调回了家乡,他没有选择休养,依然坚持抗日,和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后,重新在老家拉起了一只抗日队伍,在他的领导下,队伍不断壮大,后来发展成了一个师。
部队奉命去东北参加战斗,东北解放后,部队南下,但刘世模旧疾发作,身体不适,就留在了武汉。
刘世模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去部队,只会给党增加负担,便放弃了联系部队的想法,一直待在武汉。
在武汉生活的刘世模日子过得很清苦,没有钱给孩子买衣服,也没有钱给自己看病。
1950的时候,刘世模偶然碰到了老战友王宏坤,在老战友的帮助下,刘世模的身份得到认可,因为他在抗日战争时的功劳,就被安排做了武汉军区的副司令。
1952年,刘世模在武汉因病逝世,没有等到新中国授衔的那一刻就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的后半生有许多遗憾,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刘世模是一位英勇无畏的红军猛士,他用自己战斗的一生,为中国革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他用自己奋斗的一生,用战功向党和人民交纳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