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改革后,在职的事业单位撤编,临时工迎来危机或被辞退?
事业单位改革取消编制,临时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大家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其实不然,虽然事业单位改革受影响最大是合同制管理的非正式职工,但并不代表他们还可以留在事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管理方面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改革后,不少人员的“铁饭碗”被打破,合同制管理的非正式职工也将面临挑战。
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原则是“编随事走、人随编走”,"事"指职能。虽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后,由于行政机关的编制总量控制,不能消化随职能转入的全部事业编制。但是如果自己不主动选择辞职,最差也能转入其他事业单位继续工作。
《机构编制法》颁布实施后,不允许出现法律规定之外的编制类型,现在多数省份已经按要求清理,下一步根据机构改革需要,清理的就是合同制人员。事业单位合同制管理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编外人员,或将统一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后推向市场,自主择业。或者随企改制,安置到新成立的企业就业。
河北省试行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已经全面清理辞退了所有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不允许执法队伍中有编外合同工存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9年公职类考试公告即将发布,为方便大家备考,为大家准备了部分知识点,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在做行测片段阅读这类题目时(当然也包括标题添加、承接叙述等小题型)都是去理解文段的句子意思同时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自己进一步总结,再结合我们所学的一些知识点,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语句排序是比较特殊的题目,这类题目句子顺序是打乱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自己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相对来说难度就大大增加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语句排序的准确率呢?语句排序也是有解题技巧的,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分的解题技巧,来帮助小伙伴们提高这类题目的准确率。
一.观察选项,排除错误
1.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1)指代词:
比如“这、那、其”。我们通常讲,大多数情况下,指代词不做开头,“这种现象……”“这”在前文就一定有一个具体的指代内容,所以不做开头;当然也存在特殊情况,虽然比较少出见,如“我们中华儿女……”这类的虚指,没有具体指代内容的就可以作为开头。
(2)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后半段:
包括“然而、但是、可是、却”等。如果突然出现这类关联词语的后半段作为一个句子的开头,因为前面没有承接的内容这类句子不会成为首句。
(3)总结性的句子:
总结性的句子是针对前面所讲内容的总结,所以这类句子是不可以放在句首的。有些总结性的句子是有标志词的,比如“总之、综上所述”等。
(4)具体阐述、描述性的句子:
大家来看两个句子,“生态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系统”,“生态红线是指生态系统在发展演进中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生态系统衰退甚至崩溃的临界状态”。两句比较来看,后一句话就属于具体的描述性句子。
2.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
语句排序的题目常以排除法为主,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确定哪一个是首句,这部分我们作为了解。一般来说首句是引出话题或者概括性的句子。
二.抓标志词语,合并语句
1.指代词:指代对象在指代词之前。因为先出现指代对象,后文叙述的时候才会用指代词代指指代对象。
2.关联词:一般是成对出现的,成对合并即可,如虽然……但是……;但有时会发现,句子中有“但是”,并没有“虽然”,这时,只要找到句意和其构成转折含义的即可。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下,不是说有成对关联词的两个句子一定是紧密相连的,大家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②都是快速走向成功的有利资本;③拥有较高的智商,活跃的思维;这三句话的顺序应该是①③②。
三.理清思路,预感顺读
通过前两部分的学习,答案基本可以锁定,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就可以顺读一遍,看看是否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
最后,我们用一道例题来巩固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点。
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杜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⑥⑤ B.④⑤③⑥②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②①④⑥
中公解析:其中⑤句中开头是“这”,不能够成为首句,排除D项;③④两句当中均提到“合理想象”,④句是对③句所提及“合理想象”的解释,③句在④句前,排除B项;观察A、C两个选项可以确定一下④⑥⑤三句和②句的顺序,②句提出一种对策,要发挥想象力,④⑥⑤三句说的是发挥想象力出现的问题,正常逻辑应该是先提出对策,再分析次对策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②句应该在④⑥⑤三句前面。正确答案为A项。
通过这个题目将前面所讲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告诉小伙伴们该如何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点。中公教育专家相信大家按照这个方法多练题,多总结,攻克这部分题目不是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