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珠市口原是“猪市口”,曾经的“金十字”,现在太冷清
“行走在北京中轴线”(5)
珠市口位于前门大街南端,南北中轴线与东西珠市口大街交叉处,是中轴线“金十字”的交叉点,曾经是一个商业繁荣、人来车往、非常热闹的地方。
清代时,因这里是买卖生猪的市场,而称为“猪市口”。
据说,当时皇帝每年去天坛、先农坛祭祀或出巡,经过这里时总觉得味道不对,就让把猪市移走,后来生猪市场移到了东四一带,这里也“雅化”了地名,改为“珠市口”,其实跟珠宝没有关系。
在我印象里,原来的珠市口道路比较窄,路边店铺林立,交通拥挤,人流密集,虽有些杂乱,倒也有人气。
现在的珠市口路口,街面上有几个写字楼,很多地方都是工地,这种状态已经有好多年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规划。虽然经过两广路拓宽后,大路宽敞了,干净整齐了,但也显得冷冷清清,真是“路越宽,人越少”!
北京基督教会珠市口堂
珠市口现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路南的一座哥特式教堂,在四周光秃秃的街面上特别显眼。
这个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美国教会开设的八座教堂之首。
1900年,义和团在“排外运动”中烧毁了北京很多教堂。八国联军借着打击义和团,发动了侵华战争,入侵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利用庚子赔款兴建了更多教堂,大肆传教。这座教堂就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兴建的。
这个教堂能建在皇城中轴线上,距离正阳门(虽然大门朝东,没有门对门)仅900米,真是牛气冲天,暗含挑衅,对于皇帝难道不是个“眼中钉”,也就是欺负清朝太弱吧!可以说,西方对信仰的争夺从未停止。
我个人对这个建筑感情复杂,不过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还是有它的价值。
珠市口教堂从建堂一开始就由中国牧师主持,这一点还是比其他教堂多点自主性。
2000年,两广路拓宽,珠市口周围的平房都被拆除,唯独把珠市口教堂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了下来。为此,马路还特意绕了个弯儿。
百年义利
珠市口路口西北方向,是北京的老字号“义利面包”,它创建于1906年,所以又称为“百年义利”,至今还是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北京人应该都吃过义利的维生素面包、果料面包吧!现在虽然市场上西点很多了,但很多老北京人还是只认义利。
丰泽园饭庄
丰泽园和义利面包紧挨着,这里是北京总店。丰泽园是老字号饭庄,以正宗鲁菜闻名,北京菜实际上是从鲁菜发展而来的,所以,北京人对这种口味非常认可。丰泽园的“葱烧海参”可是入店必点的名菜。
粮食店街
珠市口路口西北角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粮食店街。它在清朝时叫粮食夹道,曾为粮食交易市场,1965年改成粮食店街。这条街北边通大栅栏,南边接珠市口,街里的饭馆、小旅馆很多,还有不少老字号。
中和戏园:建于乾隆年间,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尚小云等常在此演出。
六必居酱园:著名的北京老字号,现仍在原址营业。
会友镖局:康熙末年开业,是老北京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家镖局。
第十旅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很多演艺名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中轴御道
从天桥到珠市口这段路,现在马路两边都拆迁了,是个大工地,不知道以后会建什么。
马路中间也和天桥南大街一样,铺设了中轴大道,也叫御路。这条路一直延伸到珠市口教堂门口。再向北就是前门大街步行街。可以说,这段中轴路建好后,南中轴就全线贯通了,以后,人们可以从永定门城楼下,沿着这条御道,一直走到正阳门。
下一篇,我们继续向北走,来讲讲前门大街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