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为什么能纵横官场三十多年?他是如何做到的?

冯道为什么能纵横官场三十多年?他是如何做到的?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冯道的故事。

冯道应该是历史上效力过皇帝人数最多的一个人。冯道活动于五代十国,他先后经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总共效力过10位皇帝,堪称“官场不倒翁”。冯道出生于耕读之家,意思是既耕田务农又读书学习,所以冯道从小就养成了勤于读书的习惯,十分善于书写文章。很多人好奇冯道的官场之术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他在面对十位不同的帝王时,始终能够屹立不倒,那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冯道身处在五代十国这样战乱的时代,从四十五岁拜相开始,一直到七十三岁过世,都在朝廷里,为皇帝服务,套一句现代人的话,冯道是政坛的常青树,是永远不倒的。

观察冯道的一生,有下列三点可以概括,姑且称为冯道的官场术。

一、冯道的官场术

第一点:当今皇帝刚刚下台,篡位者还在城门外,冯道会不顾旧朝廷,带文武百官拥护新皇帝登基。

第二点:无论新皇帝是谁,冯道都会送一本他亲手抄写的《贞观政要》,并讲解治国、为民服务之道,有的皇帝根本不理会,但冯道不管,仍照送不误。

第三点:不管皇帝是否能受建议,不管皇帝的政策是否得宜,冯道将吾王英明挂在嘴边,这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非常重要。

以上三点可说是冯道纵横官场三十年的葵花宝典,在当时有很多人对冯道的行径不以为然,以后的史家对他的评价也非常不好,例如宋朝司马光,评他道德如此,不足以取,明代王夫之,评冯道是藏奸的可耻之徒。更有人说五代是一个最无耻的时代,而五代最无耻的官吏就是冯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那是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如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像冯道这样,旧皇帝过世、下台、逃跑,便赶紧服事新皇帝,不符合儒家忠君的思想。在古代,皇帝就是头家,官是皇帝派的,就应该效忠到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

二、人民才是冯道的头家

冯道曾作诗说道: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但教方寸无诸恶,豺狼丛中也立身

做好事,指的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他认为只要不做坏事,不管环境多么险恶,多么困难,在官场上立足又何妨。这种勇于面对逆境,不逃避的精神,是非常可取的。

冯道拜相之前,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手下做事,后来父丧回家奔丧两年,返京途中得知叛军进入京城的消息,当时有人劝他应等情势明朗后再决定去向。

但冯道拒绝,他认为,既然我是以现任官员的身分请假,皇帝召我回去,我就必须回去。由此可以看出,冯道并非不忠之人,他还是谨守君臣之道的。

冯道第一次拜相是后唐明宗李嗣源,他第一次把《贞观政要》送给了李嗣源。《贞观政要》是唐太宗施政的总纪录。冯道告诉李嗣源施政的基础是廉政、爱民如己,只有国内维持和平,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冯道要皇帝效法唐太宗,利用自己的权力多替老百姓做事。由这件事来看,冯道非常忠于职位,因为他是宰相,必须克尽宰相的职责。

后唐末帝李从珂嫌冯道是书呆子、老头子,一上台便献《贞观政要》给他看。便派他到同州担任地方官,冯道不骂皇帝,不抱怨,能努力于地方建设,将自己的薪水拿出来,协助地方修筑河堤。

三、孟子的第一信徒

孟子有句话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种轻君重民的思想,与帝王的利益相冲突,因此几千年来孟子都不受儒家的欢迎。冯道所作所为,却隐然合乎孟子的民本思想。几千年来的宰相,也只有冯道有这种胸襟,可以说,冯道是孟子的第一信徒。

冯道以特使的身份,代表石敬瑭出使到契丹,去割让燕云十六州,被骂为卖国贼。但冯道自己的想法呢?

不与北方的强国修好,国家就不得安宁,百姓就要遭殃。

万一北方的强国打下来,不只十六州,全国都会完蛋,都会陷入不确定状态,那民众的生活就会更苦,所以冯道认为我去当特使,我去割地,基本的宗旨还是希望求得和平,为民众谋福利。

相关推荐

​曹爽兵权在握,为何没能斗过司马懿呢?

116

曹爽兵权在握,为何没能斗过司马懿呢? 曹爽守不住曹魏政权,司马懿成功上位,原因为何?中国的历史非常精彩,人人都能撑起一场戏,任意拉出来一个人可能都是大佬。以我们现在...

​安禄山死后,为何安史之乱还能持续那么久呢?

188

安禄山死后,为何安史之乱还能持续那么久呢? 安史之乱是让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场浩劫让当时唐朝的北方地区一片狼藉。并且为了镇压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唐朝从西...

​秦叔宝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是为什么?

​秦叔宝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是为什么?

80

秦叔宝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是为什么? 秦叔宝排在凌烟阁最后一位是为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李世民修建凌烟阁,把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放在凌烟...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多狗血?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多狗血?

83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多狗血? 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多狗血?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想剑指三...

​李斯为什么否定分封制,而坚定推行郡县制呢?

​李斯为什么否定分封制,而坚定推行郡县制呢?

87

李斯为什么否定分封制,而坚定推行郡县制呢? 李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李斯,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但是因为不甘于现状,希望能够拥有...

​吴国最终被越国灭国,是因为什么原因?

189

吴国最终被越国灭国,是因为什么原因?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我们可...

​揭秘:北宋名将王德用的生平经历

​揭秘:北宋名将王德用的生平经历

193

揭秘:北宋名将王德用的生平经历 北宋名将王德用,在《宋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长达千言的生平介绍。其墓在郑州新郑,历经900多年风雨,墓冢地面部分已无迹可寻,但两通墓碑依然存...

​韩信最开始投靠的是项羽,为何没被重用呢?

163

韩信最开始投靠的是项羽,为何没被重用呢?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这个韩信最先投靠的并不是刘邦,而是项羽,那么韩信怎么厉害的人物,怎么就是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呢?如果他们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