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保费超玛莎拉蒂2000元?
小米 SU7 的保费反超玛莎拉蒂 2000 元?近日,有消息称,售价 20 万元左右的小米 SU7,年保费 6000~8000 元,而售价 68 万元的玛莎拉蒂新车(燃油车),首年保费约 6000 元。
视觉中国图
对此,小米汽车方面回应称:"(小米 SU7)符合市场主销新能源电动轿车的整体保费定价水平。"
小米汽车方面进一步表示,保费由合作保险公司进行定价,按照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进行承保,主要围绕 " 三电 " 系统提供保障,同一车型和承保方案,在不同省市的保费定价不同。
最高配保费高过玛莎拉蒂
官方信息显示,小米合作保险方一共有四家,分别是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阳光保险,保费都相同,分为基础版和尊享版两种保险方案。其中,基础版由交强险、机动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组成,尊享版中的第三者责任险由 200 万元提升至 300 万元,188 元驾乘险升级为 388 元驾乘险。此外,官方还提供自定义的险种组合。
一位北京小米线下商店的销售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指导价 21.59 万元的小米 SU7,保费在 5000~6000 元,指导价 29.99 万元的小米 SU7 Max 保费则高一些,在 6000~8000 元。
同时,记者从一位玛莎拉蒂 4S 店销售人员处了解到,指导价 65.08 万 ~101.88 万元的玛莎拉蒂 Grecale 基础版,保费约 6000 元。
如果按照小米 SU7 Max 最高配的保费来看,确实已经贵过 65 万元的玛莎拉蒂。
事实上,在同价位的新能源车里,小米 SU7 的保费其实贵不上多少。比如,指导价为 23.19 万 ~33.59 万元特斯拉 Model 3 和指导价为 29.80 万 ~35.60 万元的蔚来 ET5T,官方提供的保费用都在 6000 到 8000 元之间。
虽然在新能源车型中,小米 SU7 保费处于平均水平,但对比同级别燃油车确实贵不少。例如,日产探陆车型的指导价为 22.58 万 ~28.78 万元,保费仅需 4500 元左右。
车均保费约为燃油车两倍
数据显示,2023 年,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约 4000 元,传统燃油车商业险平均保费约 2200 元,前者约为后者两倍。
今年以来,很多新能源车主反映保费上涨明显,即便没有出险,续保费用也是不降反升,要是出过险,保险公司报价和第三者责任保险都会跟着涨价。
一位特斯拉 Modle Y 车主对记者坦言:" 现在车险一年一续,即使没出任何事故,第二年续费还是涨了,从当初的 6000 元涨到现在的 8000 多元了。"
对此,一位平安保险的工作人员对记者称:" 保险公司在评估保费时,并非依据事故后的维修费用多少,而是车辆事故次数来决定。假如某一款新能源车型的事故率比较高,续费时肯定就贵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保费会增长,但保险公司收入却不一定增长。" 实际情况是,在承保端,新能源车险是 2023 年车险保费增长的主力军,但在理赔端,新能源车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两倍,赔付率也比燃油车高出 10% 左右。" 上述平安保险工作人员表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 目前,保险公司新能源车险业务大部分处在盈亏线边缘。由于新能源车出险率和赔付率较高,以及维修成本较高等因素,很多保险公司新能源车险业务难以实现盈利。"
申万宏源证券的研报也显示,新能源车险赔付率平均接近 85%,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线边缘,亏损压力较大。
此外,虽然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新能源车险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并实现盈利,但整体而言,对保险公司来说,新能源车险业务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新能源汽车保费贵,赔付率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较新,保险公司在风险定价、风控能力、大数据模型预测等方面面临挑战。
" 由于缺乏长期的数据支持,保险公司可能采取更保守的策略来评估风险,致保费上升。" 江瀚表示。
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高,尤其是采用高性能电池和特殊材料的车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有些零部件不能维修只能更换,这就拉高了新能源汽车整体维修成本。
险企将有更大自主定价权
从平安、太平洋等险企 2023 年的数据看,车险保费收入有明显增加,但车险综合成本也随之增加,上涨原因主要就是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就当前状况来看,保险公司也比较无奈。一方面,保险公司不愿放弃新能源车险市场,因为保费收入高;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出险率和赔付率也高,一些车主在保险到期后可能选择不续保,也有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继续承保,导致车主在续保时遇到困难。
对新能源车险市场出现 " 保险贵、续费难 " 的困境,江瀚表示:" 首先是加强监管和规范,规范保险公司的定价和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其次是通过风险管理提高理赔效率,进而优化服务,利用科技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提高风险定价准确性,降低保险公司赔付率。"
事实上,有关部门已在政策层面推动新能源车险市场向好发展。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拟放宽保险公司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
上述征求意见稿显示,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将由 "0.65~1.35" 调整为 "0.5~1.5",根据 " 商业车险保费 = 基准保费 × NCD 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 自主定价系数 " 公式计算,理论上调整后的新能源车险保费价格,最高可下降 23%,最高可涨价 11%。
有观点认为,这一举动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拥有更大自主定价权,可根据车辆风险状况、车主驾驶习惯等因素,进行更加精准化的定价,让优质客户保费下行,高风险客户保费上行,从而推动整个市场向好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