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爱丽丝|贝多芬《致爱丽丝》
“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
——贝多芬
就是这样一行在作曲家手稿上的文字,让后人把这首钢琴曲称作《致爱丽丝》。钢琴曲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奏钢琴小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第59号。
那么,这位名叫“爱丽丝”的姑娘是谁呢?为什么她会让大名鼎鼎的作曲家专[门]为她创作一首钢琴曲呢?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少年时代的环境比较艰苦,他的父亲望子成龙,想把他变成第二个莫扎特。但波恩是个小地方,缺少名师指点。不过,这也促使贝多芬很早就锻炼出独立思考的创作精神。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9年,他开始跟他第一位重要的老师、宫廷音乐指导和管风琴师内弗( Christian Gotttlieb Neefe,1748- -1798)学习音乐。内弗是个识才的伯乐,预言贝多芬将是莫扎特的继承者。他还把巴赫等人的键盘作品介绍给贝多芬。
1782年,贝多芬担任了当地教堂管风琴师的助理等职务,并写下了最初的作品。1787年,他初访维也纳,曾为莫扎特演奏。莫扎特预言了他将有辉煌的未来。(莫扎特预言帝啊! )
然而命运总是残酷的,贝多芬在30岁左右开始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创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命运”交响曲。
1810年时,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在莱比锡首演并大获成功。然而,此时的他几乎完全失聪,并遭到了亲友的疏远。
那么是不是就在这时,有一位叫“爱丽丝”的姑娘,给了年轻却失聪的贝多芬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呢?
实际上,“致爱丽丝”这个名称是误传。比较主流的说法是贝多芬在这部作品的手稿上写了一句话“致特蕾莎”(德文: Fur Therese),但这句话被一位马虎的乐谱誊写者误抄成了“致爱丽丝”(德文: FurElise,德语中发音与特蕾莎相似)。此后,所有乐谱.中,这首作品致辞中的“特蕾莎”都变成了“爱丽丝”。
而这个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姑娘,是年近四十的贝,多芬所教的一位女学生。贝多芬对她一直有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也没有自留底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贝多芬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特蕾莎.玛尔法蒂(Elisabeth Rockel)
《致爱丽丝》为回旋曲式,全曲共5段。不论是具有淡淡哀愁感的主部主题、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插部主题,或是坚定深沉的和声加华彩式的第二插部音乐,都那么动人、动听。
乐曲中标志性的爱丽丝主题被反反复复地复述了16次,但是我们并未感到繁琐絮叨。相反,我们听到的是贝多芬一-次次重复呼喊爱人的名字,直到音乐的结束。
1789年,贝多芬才19岁。作为18世纪历史巨变中的“产儿”,他的思想深深地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792年,莫扎特已长眠于维也纳的贫民公墓,海顿则正值名声大噪。22岁的贝多芬在这一时期从波恩来到维也纳投师海顿,但二人的关系不甚协调。而他早年所取得的成就,也体现出他对海顿和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贝多芬第一次抱怨他的听力和耳朵里的嗡嗡声(耳鸣)是在18世纪90年代末,为此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沮丧。
当他个人的痛苦耳聋和与世隔绝的阴影扩大时,他开始以一种越来越独特的音乐风格进行创作。带着耳疾创作《致爱丽丝》的贝多芬,无论他心中想着的“爱丽丝”是谁,依然无法掩盖这首钢琴曲中他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由于贝多芬成功地把传统、创新和个人感情结合在一起,使他不仅成为19世纪具有主宰性的音乐家,也成为西方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问问你身边的人,如果想象“最敢于奋斗的艺术家中的音乐家”形象时,首先映入脑海的人是谁呢?
图文来源:全历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