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蒂娃娃”如何成为最具影响的时尚卡通“明星”?
虽然大多数卡通动漫都是为儿童而准备,但随着我们长大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有些卡通人物形象会在我们心中占据有一席之地。这些角色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力,他们帮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自己。
1930年的一天,一个名为“Betty Boop(贝蒂娃娃)”以她标志性红嘴唇,黑色卷发,纤细的腿,恰到好处的吊带袜,攀登到了风格偶像和性感身份的象征地位。有意思的是,贝蒂娃娃最早期的角色是1930 年卡通秀《Talkartoons》的短片《Dizzy Dishes》中一只拟人化的法国贵宾犬(狗头人身)。当时的它是一个只会唱歌不会说话的情感对象,最初由美国配音演员玛格丽-海因斯(Margie Hines)以纯布鲁克林口音唱着“Lovin', I have to have lovin'/ But when I'm having my lovin'/I have to have boop-boop-a-doop(爱,我必须爱/但是当我爱上时/我必须带有啵-啵-一个“而出众。
直到1932 年,由波兰裔美国动画师马克思·弗莱舍(Max Fleischer)制片,他的兄弟戴夫执导,贝蒂娃娃才有了自己一系列的短片,并被定格为人类形象。这一形象主要是为成年观众而准备,它的狗耳朵变成耳环,狗鼻成了小巧的鼻子,依然保持着迷人的身材。她很调皮但不粗俗,是那时男女所钟爱的滑稽动画表演。一位评论家曾经这样评论“弗莱舍先生给了她一张娃娃脸,一双婴儿眼......还有一副成年人的身材......有着诱人的曲线......深闺女子悠然的走姿。”
她那识别性丰腴、电眼的标志外观,是启发于谁的形象?她诞生的历史渊源有些复杂......以至最初引发了演员与制片人之间一串关于肖像权纠纷的官司,直到出现另外两位相像人的面貌才终结。最早的说法是起源于有矛盾的爵士歌手海伦·凯恩(Helen Kane);后来揭示实际上是一位以“BabyEsther"舞台名闻名的歌手巴比·埃丝特(Esther Jones);还有人觉得她是上世纪30年代的It女郎-克拉拉·鲍(Clara Bow)的短发和细眉成了贝蒂娃娃的模版。
贝蒂娃娃与海伦凯恩
贝蒂娃娃与克拉拉·鲍
上世纪30年代以前,女性的卡通角色主要是动物,只不过是它们雄性对应的女性化版本,比如卡通人物-米奇的女友米妮,她最原始的样子只是一对长睫毛和一顶插着花的帽子与米奇的扣式短裤相搭。那时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女性人类角色,更不用说一个刻意增强性感的单身女性。贝蒂娃娃凭借着甜腻的声音,既是经济大萧条时代坚固的“产物”,也是男性注视的“产物”。她在动画片中被认为是首位最著名的性符号之一,同时代表了那最无忧无虑的西方爵士时代。表面上的她虽然离奇,但却隐含了许多感性和心理的要素。她那婴儿般的头像与成年人的身型组合让人看到了稚气的少女和成熟的女人。
1932年短片《Minnie the Moocher米妮公主》,把贝蒂娃娃的性格定义为一个摩登时代的叛逆青少年,与她父母旧生活观格格不入。片中描绘贝蒂与严苛的父母发生争执后,在男友宾博的陪同下离家出走,在一处忧心忡忡的地窖中迷失了方向。一只幽灵式的海象唱着Calloway的歌曲
在《海斯律规Hays Code》颁布实施之前,贝蒂有着蓬勃发展的日子。《海斯律规》这个电影制作守则是1934年之后在天主教压力下,要求影片制作者和演员遵守教规的制度,比如禁止亲昵的举止、裸露、引诱等道德观的限制。此守则认为贝蒂的衣着和造型对观众太过刺激,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制片人将贝蒂的着装改成更为朴素的服装,还有“有益身心健康的举动,比如一名家庭主妇或职业女孩,她变得更加干练、个性化。
渐渐地,贝蒂娃娃的欢迎度开始下降,1939年的她失业了,并不再投产。但她从未远离文化的记忆,尤其她联合发行的卡通漫画于1955年朝着小屏幕发展。自那以后,第一个性感标志的插画在文化中一直保持永恒的空间,从小屏幕到大屏幕,从时装到美妆,甚至到更远。
2012年,当贝蒂娃娃与超模达莉亚·沃波依 (Daria Werbowy)成为兰蔻梦魅巨星璀璨睫毛膏的代言人时,兰蔻的CEO称这位娇小的美人为“有吏以来最具女人味的卡通明星”。她懂得如何做出感性、性感与魅惑等样子,这得归于她充满古怪魅力的调皮特点,她戏谑性的活力,及永恒的青春。
兰蔻广告片
2017年,彩妆品牌MAC 魅可和美国设计师品牌扎克·珀森 (Zac Posen) 同样开发了贝蒂娃娃的系列品,魅可是贝蒂娃娃的红色唇膏,扎克·珀森 是以贝蒂娃娃红色为主的一套连衣裙。
起初贝蒂娃娃风潮流行的时间很短,但她顽皮的感性和轻浮的女人味使她成为接下来几代人的偶像。
moschino(莫斯奇诺) 2018春夏
moschino(莫斯奇诺) 2018度假系列
#时尚上头条##时尚##贝蒂娃娃##流行文化##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