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古村闹市中的隐者-向西村
向西
向西村是罗湖区南湖街道辖内的一个自然村,地处罗湖商业贸易繁华中心地带,北临深南东路,南接春风路,西临东门南路,东连南极路,红线面积约4.3万平方米,加上向西花园1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村名来源
向西村何以得名?有人说是村民讲究风水,所建房子大多是朝西的。还有个说法就是,也许在最早时候,向西村口是朝西的,因而被人称作向西村。如今“向西新屯”的牌坊也确实是朝西而开。“文革”时期受“东风压倒西风”极左思想的影响,曾改名“向东”,后又改回向西。
历史上向西村曾出过3个贡生。村内原立有3对围杆鼎(每位贡生立一对),每个围杆鼎长8尺,宽8尺,高5尺,用石灰、沙石、蔗糖和糯米等材料建成,颜色为粉红色,异常坚固。顶部有一旗杆洞,旗杆长约3丈。围杆鼎的多寡是一个村文化的象征。
村内原有很多百年以上的古榕树,树龄有的长达几百年,盘根错节、森天蔽日,是村民夏天纳凉休闲的好去处,惜因修路建房等原因,大部分古树被砍伐,目前只幸存5棵,均被列入深圳市重点保护树木,成为历史的见证。
拥有630多年历史的向西村算得上是罗湖乃至深圳大小村落中各种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得最好的村庄之一。这里,不仅珍藏着自身的故事,罗湖的记忆,还有深圳人的文化富矿。
姓氏溯源
向西村人以张姓为主,以张姓为宗,而罗湖张氏,也是深圳有名的大姓。寻根溯源,张氏一族可追朔到汉代杰出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的张良。
唐朝时,张良后裔的一支迁到韶关曲江,出了著名的唐朝宰相张九龄,深圳罗湖张氏就源于张九龄的二弟张九皋的子孙。宋代末年,这支张氏迁徙到东莞。明洪武二年,为了躲避催交钱粮的公差,东莞张氏的一支又举家迁到大鹏镇叠福九顿山下隐居,后搬迁到罗湖,历经二三代之后,搬迁到罗湖黄贝岭一带。
在明朝时期,张氏第13世祖张爱月在向西村立围,而爱月的3个亲兄弟思月、怀月、念月,分别创建了水贝村、湖贝村,他叔叔的儿子,则创建了黄贝岭村。
张爱月系明朝七品京官,生有九子。而张思月的次子元达、三子元亮也迁居向西。向西子孙后代繁衍生息,如今已遍布海内外,创家兴业,人才辈出。
多年来,张氏后裔子孙不仅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还一直保留着传统风俗习惯,如清明制作“咸茶”、重阳节吃大盆菜、娶媳妇拜祠堂,添丁点灯等,这些传统民俗在2006年开展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被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向西张氏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严守家规家训,在当地传为佳话。这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遗存保留得相对完备,还被向西人注入新元素,向西村也被一些专家誉为“市内桃源”。
原本供奉在向西的爵先张公祠建造于清乾隆末年嘉兴初年,距今约220多年历史。原公祠位于向西老村现嘉宾路金鼎大厦售楼部位置,面积约320平方米,1998年随着深圳特区开放改革,罗湖区旧城旧村改造全面开展,旧张氏公祠被迫拆除。这也成为了向西村人心头无法割舍的遗憾。
2002年10月26日,重新建造的向西“爱月”、“爵先”张公祠堂正式竣工落成,海内外张氏子孙纷纷聚集向西村举办了隆重的开光庆典。
至此,这座位于原宗祠斜对面,黄色琉璃、古色古香、曲径通幽的张氏祠堂如今已成为向西村的“地标”。每年,散布珠三角、港澳、海内外的向西村张氏后人返回乡里,第一站都会到祠堂来拜祭祖先,春节、重阳期间尤为热闹。
社会发展
解放前,向西村村里都是一片洼地和菜田,村民都是靠种田过日子,人均占地比较少,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向西村毗邻香港,且在香港边界留有不少耕地,因此,当年村民们往来香港耕作异常频繁,不少村民都利用往来的机会,从香港带一些火柴、香烟等物品回来使用和销售,还有人借外出耕作机会,悄悄跑到香港去。
1949年解放前后以及60年代开放边境前后,逃港潮最为厉害,向西村差不多有90%的人都跑到香港去了,当时全村仅有两户人家是完整的,也就是全家没有一个人去香港的。
1979年,春天的旋律终于奏响,随着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一同“厮守”的向西村和福伯终于盼来了复兴的曙光,而向西村人也最早迈出了先行和无私的一步。
向西村是深圳首个被征地的行政村。为了配合和支持深圳的发展,向西按照最初的征地规定:行政公共事业单位征地费以每亩3000元,商业及企事业单位以每亩6000元的最低成本献出了自己祖辈居住、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地。截至1983年,向西全村土地基本被征用完毕,村里得到政府补偿的征地费550万元。
这笔钱应该怎么花才好呢?有村民建议:“先拿一部分出来分了。”因为当时大家都准备建房,而手头上的钱又捉襟见肘。这时候,一批刚刚洗脚上田的村干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与睿智:“杀鸡不如吃鸡蛋,这一笔钱要做长远打算,绝不能一分了之。”
村委会研究决定,将这笔钱分开三部分使用:首先,三个生产队每个给予30万作为发展基金,引导大家先建厂房、搞活经济;其次,拿出100万元用于村里的三通一平,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余下的300多万,投资兴建一个集宾馆、酒楼、歌舞厅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西苑文化娱乐中心,利用毗邻香港,出入境人员较多区位优势,赚香港人的钱。
通过建厂房,办企业,向西人成功开创了一条“政府征地、洗脚上田、集体投入、二次发展”的新路子。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西苑的生意越来越好,已经在深圳小有名气。与此同时,三个生产队的厂房落成以后,引来了不少“三来一补”项目,办起了来料加工和小型招待所、商铺,村委会和生产队都有了稳定的收入,生产队每年仍有分红,而村民们还可以出租房子赚取租金,生活日渐红火起来。
1992年,深圳启动了旧城旧村改造工程,向西村被列为深圳第一批改造对象。尽管在旧改过程中,向西成了整个罗湖区乃至深圳市农村股份公司中红线面积最少的一个村,但向西顺应了农村城市化的潮流,以农村行政村、社区及村民为基础,将集体经济的合作社(村委会和生产队)引入股份制,创办社区股份公司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全村居民从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三餐奔波的庄稼人,变成了生活小康的城市居民。
文化撷英
几百年来,向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荒地到水田,从瓦房到小洋楼,但向西人一直保留着传统风俗习惯,娶媳妇要拜祠堂,添丁需点灯,清明要做“咸茶”,重阳节要祭拜立村太公太婆、吃盆菜。
重阳秋祭
“重阳秋祭”无疑是向西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每年重阳节前后,向西村、罗湖水贝村和湖贝村的张氏后人都要到香港南涌和大鹏湾举行“秋祭”,三个村轮流做“山头主”——主持祭祀大典。
过去,每年重阳节秋祭时年轻人(60岁以下)必须半夜起床自己在家煮早饭吃饱,然后自带午餐,一般是用米饭包着用盐腌制的鸡鸭肾做成的饭团,出发前往祖先墓地拜祭。参加“秋祭”的只能是男性村民,族长、房长和长辈们可以坐轿上山祭拜,而60岁以下的男性村民就要半夜起床步行上山。
拜祭完毕,60岁以上的长辈可以在山上吃盆菜,其他人走路回到祠堂就可以分得一条猪肉和一条上肉以及一毫钱。族长可多分一个猪头,房长可多分一只猪脚。没有上山扫墓的人是什么东西都分不到的。俗语说“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但是在当时只有男丁才有此“福分”,而女性是不能享受此待遇的。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秋祭”也不再局限于男性村民参加了。现在这里的习惯是:重阳节当天每家每户各自扫墓;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由香港张玉轩会馆以及向西、水贝、湖贝三村会同其它族人集体前往香港南涌拜祭十一世祖张玉轩太祖,拜祭仪式结束后就在山上品尝新界的大盆菜;重阳节后的第二个星期天大家一起前往大鹏湾华侨墓园拜祭。
每年“秋祭”,是向西村、水贝村和湖贝村等张氏后人最为隆重的节日,“山头主”一般在几个月前就成立了筹备小组,着手准备祭祀所需各种物品,而每年秋祭活动重头戏的就是吃大盆菜,席开几百围,村民们全部出动,尽享盛宴。
现在所做的大盘菜在传统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材料,主要材料和配料各有15种。近几年来秋祭,向西、湖贝、黄贝岭、水贝四村的大盘菜宴席多达1200席,祭祖当天有超过12000亲朋好友聚首,一同品尝大盘菜,共话家族情谊。宴席一般从下午4点半开席,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吃不完的菜,大家都会将其带回家,留待第二天继续食用。奔小康之余,向西人仍延续了勤俭家风。
添丁点灯
重阳秋祭是为了祭奠祖先,而元宵佳节,则是为了迎接新生命的诞生,为本族人延续香灯。每年的元宵佳节,各地往往是张灯结彩,而在向西村社区张氏祠堂里,上演的却是“完灯”一幕。
根据向西村500多年的传统风俗,每逢农历正月初九是向西村祠堂的点灯日(开灯),正月十五日为完灯日。
在开灯仪式上,过去村里有“礼生”两人,一人负责读祭文,另一人负责向祖先唱礼。唱礼的“礼生”负责告知祖先谁家添丁,并讲出男丁的姓名和出生日期。同时,也负责指示男丁家人如何向祖先敬酒和敬茶等。男丁家人在进行敬酒和敬茶的时候,祈求祖先庇护其子孙,族人丁财两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从点灯仪式完毕至完灯日止,男丁家人每天上午都要到祠堂上香和斟茶,祠堂点灯的走马灯笼要24小时开着,到元宵节完灯日,再把灯笼取回家。
根据传统风俗,祠堂“礼生”会把男丁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族谱上进行登记,凡需进行点灯的家庭必须将自家的族谱带到祠堂,由“礼生”帮忙把男丁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加入男丁家人带来的族谱内,而家族的女丁们至今仍未能享受这一“礼遇”。
据了解,开灯完灯风俗曾因“破四旧”中断,改革开放后得以延续,在向西人看来,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只是如今祭拜的物品、形式都已简化,尽管剪堆、茶水仍旧少不了,但走马灯已经通上了电,免除了小心翼翼添油怕灯灭的麻烦事,走马图案也有了小马达驱动,不必手动摇摆了。
向西村还有娶媳妇拜祠堂的风俗。通常媳妇回男家后要先到祠堂拜祭,由“礼生”读祭文,新郎新娘跪拜祖先,给祖先敬茶。祠堂礼生会把媳妇的资料记入族谱。现在,向西村完灯和娶媳妇拜祠堂的风俗虽然仍在延续,但物品和形式都已简化。
太平清醮
目前的很多向西人已对“太平清醮”这一名称显得很陌生。
据介绍,深圳和香港新界的乡村,都有“打蘸”的传统和习俗,建蘸是地方上一种还愿酬神之大规模祭典仪式,主要是恭贺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打蘸”是一个甲子才举行一次,向西村在1933年农历正月举行过一次,但1993年并没有举行“太平清醮”,下一个60年则要等到2053年。
向西村一位退休教授张蘸林介绍,蘸会地点一定要在本村范围内举行,除了要做法事之外,同时还搭一个大戏棚,连续几天唱大戏,全村老少集中吃斋菜几天。不过,张俊其坦承,就算有足够的人力财力举办,但要举行2000多人的祭典仪式,在向西村也没有合适的场地。“太平清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可能是向西人的又一大遗憾。
清明春祭
临近清明节,从前向西村会在这个时节举行“春祭”,除了祭祀扫墓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祭品“清明仔”(一种味道可口的点心)。这是用糯米和一种草药“鸡屎藤”一齐摏成粉,加上油、盐、糖、花生等材料制成,放在芭蕉叶或杏叶上蒸熟,可食用和用作祭品。
同时,每家每户用桃枝和新鲜的蒜苗粘上“清明仔”挂在门的两边。清明节前后3天,家家户户都上山采摘草药制作“咸茶”(又称为“清明茶”)。如今,更多人将其作为“踏青节”“孝亲节”。
综合自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等